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地理和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在夏至日的日照时间和太阳能接收情况。海口在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89.5度,这意味着太阳几乎直射海口,使得这一天成为海口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不断变化。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对于海口来说,由于其位于北纬20度左右,接近北回归线,因此在夏至日正午,太阳几乎直射头顶,太阳高度角非常高,接近90度。

太阳高度角对日照时间和太阳能利用有直接影响。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集中,地表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也越多。在夏至日,海口的日照时间达到全年最长,约为13小时。这不仅使得白天时间变长,也使得太阳能设备在这一天的效率达到最高。

高太阳高度角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显著影响。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海口在夏至日前后通常会经历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带植物的生长,但也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重要启示。在海口,建筑物的朝向和窗户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夏至日的高太阳高度角,以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造成过热。利用高太阳高度角的特点,可以设计高效的太阳能系统,为城市提供可再生能源。

了解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对于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了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户外活动计划,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预防中暑。

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高值不仅是一个地理现象,更是一个影响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建筑设计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为海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3月甘日是几日

3月甘日,通常指农历三月的某一天,具体日期因年份而异,需结合当年的农历和公历对照表来确定。例如,2023年的“三月甘一”对应公历的4月20日。 具体日期的查询方法 农历与公历对照 :由于农历为阴阳合历,其日期会随每年农历月份的长度变化而有所不同。要确定某年的“三月甘日”,可以通过查阅当年的农历日历或使用在线农历转换工具。 关键时间节点 :如2023年“三月甘一”对应4月20日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为什么昼长夜短

夏至日之所以‌昼长夜短 ‌,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轴倾斜的共同作用,导致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 ‌地球自转轴倾斜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约23.5°的倾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阳光照射角度更大、时间更长。 ‌太阳高度角变化 ‌:夏至日太阳在正午时达到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口夏至日太阳运动轨迹

海口夏至日太阳运动轨迹 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了解的天文现象。在夏至日这一天,海口地区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经过正北方,在西北方落下,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时间最长,日照时间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以及公转造成的。 太阳升起的方位 是东北方。在夏至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而不是正东方。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在地球上的升起和落下方位发生变化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海南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夏至日海南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对于海南省而言,夏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会受到其地理位置的影响。 夏至日海南日出时间 在夏至日,海南省的日出时间通常在早上6点左右。具体时间会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海口市,夏至日的日出时间大约为早上6:24。而在三亚市,夏至日的日出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 夏至日海南日落时间 同样地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昼长等于冬至日夜长

夏至日昼长等于冬至日日夜长的现象,可以从地球公转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来解释: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约6月22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长,黑夜最短。冬至日(约12月22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南北半球的对称性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约23°26′)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为什么在夏至日的昼时最长

夏至日白昼最长的原因主要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日(约每年6月21日)时,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半球最北端,即北回归线(23°26′N)。此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晨昏线与昼夜长短 夏至日晨昏线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晨线向西倾斜最大,昏线向东倾斜最大。这种倾斜导致北半球各地昼弧段最长,黑夜最短。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昼长计算公式

夏至日昼长计算公式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昼长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 $$D = \frac{2}{15} \arccos(-\tan\delta \tan\phi)$$ 其中: $D$ 为昼长(小时) $\delta$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phi$ 为当地地理纬度(°) 简化公式(适用于北半球)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elta > 0$)时,昼长可简化为: $$D =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昼长怎么算

夏至日昼长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根据地理纬度计算 基本公式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公式为: $$昼长 = 12 \text{小时} + \text{纬度差} \times 11 \text{分钟}$$ 其中,纬度差以度数表示(如北京40°N的昼长计算)。 极昼区域 北极圈(66°34′N)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二、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公式推导 日出时间:

健康知识 2025-04-14

国际爱肝日是什么时候

全国爱肝日是每年的3月18日 。 历史背景 全国爱肝日最早由卫生部健康报社在2001年开展,随后全国各地医院、学校、学会等机构自发逐年开展。2002年12月20日和2004年3月1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田庚善与山东省临沂市肝胆病医院院长徐向田等人两次联名向全国人大、卫生部等部门提出设立全国爱肝日的建议,最终被采纳。 目的和意义 全国爱肝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肝脏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认知

健康知识 2025-04-14

正宗海南鸡饭的做法

海南鸡饭的正宗做法需注意选材、烹饪和调味三个关键环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步骤: 一、材料准备 鸡肉 选用2斤左右的新鲜三黄鸡或走地鸡,确保肉质嫩滑。若无三黄鸡,可用普通白条鸡,但需提前解冻并彻底煮熟。 清洗时需反复搓揉鸡皮和内部,用盐、姜黄粉、胡椒粉等调料腌制20分钟,再裹上葱姜蒜和香茅叶(可选)。 米饭 选择泰国香米或长粒米,粒粒分明且香气浓郁。提前浸泡20分钟

健康知识 2025-04-14

儋州锅边馍的配方及做法

儋州锅边馍是海南特色小吃,以新粳米为原料,经发酵、煮制而成,口感软糯且带有浓郁米香味。以下是其经典配方及做法: 一、传统配方 主料 新粳米:500克(需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碱水:适量(用于和面,可加少量食用碱提升筋性) 辅料 肉类(推荐猪肉末或牛肉末):150-200克 酸菜:适量(增添酸味) 葱姜蒜:适量(提香) 调料:盐、生抽、老抽、蚝油、食用油等 二、制作步骤 和面

健康知识 2025-04-14

锅边馍的正宗做法

锅边馍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小吃,常见于北方菜肴中,尤其是在四川和成都地区。它的做法通常涉及将面糊倒入热锅中,形成酥脆的外层。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锅边馍做法: 食材准备: 中筋面粉 250克 清水 350毫升 鸡蛋 2个 葱花 15克 食用油 适量(用于刷锅边) 食盐 3克 鸡精 2克 白胡椒粉 1克 五香粉 1克(可选) 熟芝麻 10克(可选,用于装饰) 制作步骤: 准备面糊 :将中筋面粉倒入大碗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儋州白馍的做法大全

​​海南儋州白馍是当地传统米制糕点,以多层蒸制工艺和蒜香配料为特色,口感洁白嫩滑、香甜弹糯。​ ​其核心做法需掌握米浆调配、分层蒸制、配料搭配三大关键,既可基础版纯米香,也可升级为肉沫鲜香版,适配甜咸酱汁自由搭配。 制作儋州白馍需优先选择新鲜糯米或粘米粉,传统做法需浸泡后磨浆,现代家庭可用粘米粉混合澄面(比例3:1)简化流程。米浆需加盐和温水调至稀糊状,静置30分钟消除颗粒,蒸盘抹油防粘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锅边馍

海南锅边馍,又称锅头田,是一种以新粳米磨浆沿锅边浇成条状制作的小吃,其特点是馍色洁白、形状不规则,口感细软、米香浓郁,汤汁鲜甜可口。它不仅是儋州地区的常见美食,还因其价廉物美而深受当地人喜爱。 1. 制作工艺与食材 锅边馍的制作方法独特,将米粉浆沿大铁锅边缘浇成条状,经高温蒸煮后形成柔软的馍片。主要原料包括米粉、蒜头、肉类、酸菜、鱿鱼等,搭配油盐酱醋调味,使整体味道层次丰富。 2.

健康知识 2025-04-14

儋州锅边馍

儋州锅边馍:传统与现代的味蕾碰撞 儋州锅边馍,作为海南儋州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酥脆可口的风味,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儋州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历史底蕴。 制作工艺 儋州锅边馍的制作工艺精细考究。精选优质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经过反复揉搓,形成光滑有弹性的面团。接着,将面团擀成薄片,涂上一层特制的油酥,然后卷起切成小段。将小段面团压扁,放入预热的平底锅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苏轼吃生蚝的文言文

苏轼关于吃生蚝的文言文作品为《食蚝》,原文及译文如下: 《食蚝》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又美吾所煮者。海国食蟹螺八足鱼,岂有厌?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文化背景与创作背景 贬谪海南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屡遭贬谪,元符二年(1099年)被流放至海南儋州

健康知识 2025-04-14

月全食多久有一次出现

​​月全食平均每1.5年发生一次,但具体观测机会受地理位置影响,同一地区可能需等待3年以上。​ ​ 这一壮观天象需满足地球、月球、太阳严格对齐的条件,且每次持续时间仅几十分钟至一小时。 月全食的发生频率受以下因素影响: ​​天文规律​ ​:月食需发生在满月时,且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交点附近。由于轨道倾角,并非每次满月都发生月食,全球每年约2-3次月食中可能包含1次月全食。 ​​沙罗周期​ ​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下一次月全食是哪一年

2025年 下一次月全食的时间为 2025年9月7日 ,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25年9月7日,月全食将横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欧洲,中国大部分地区可全程观测。 地点 :德国、中国、美国(洛杉矶)等地均有观测条件,尤其德国的观赏条件理想。 特殊现象 该次月全食将产生“血月”现象,即月球因穿过地球本影而呈现红色,中国大部分地区可目睹完整过程。 月全食频率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月全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中国月全食出现的频率并不固定,平均大约每1.5年会有一次月全食发生。但真正能肉眼看到月全食的机会相对较少,可能好几年才会出现一次。 月全食是日、地、月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整个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里,形成月全食。由于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时月球会从地球的阴影上方或下方扫过,因此并非每个满月都会发生月全食

健康知识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