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以下是对五水共治的详细介绍:
五水共治的含义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是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五水共治的具体内容
- 治污水:通过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
- 防洪水:重点推进强库、固堤、扩排等工程建设,治理洪水之患。
- 排涝水:重点在于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着力消除易淹易涝区。
- 保供水:意指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等工程建设,保障饮水之源。
- 抓节水: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全社会亲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
通过“五水共治”,浙江省不仅改善了水环境质量,还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