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放血穴位是中医刺络疗法的核心,通过特定穴位释放少量血液可快速缓解热证、痛症及急症,如高热、头痛、中风初起等。关键亮点包括:足跗治牙痛、委中缓解腰背痛、十宣急救中风、耳尖降高热、尺泽调气喘,操作需专业医师把控。
- 足跗外侧:针对牙痛、手腕关节炎,此处放血可疏通足阳明胃经瘀滞,尤其对牙龈肿痛效果显著。
- 委中穴:位于膝腘部,专治腰背剧痛、痔疮,通过泻除膀胱经湿热改善循环。
- 十宣穴:指尖放血用于中风昏迷急救,刺激末梢神经促苏醒,适合高热神昏初期。
- 耳尖穴:点刺泄热,对高血压、结膜炎等头面部实热证见效快。
- 尺泽穴:肺经合穴,放血缓解咽喉炎、气喘,尤其适合痰热壅肺者。
- 大椎穴:督脉要穴,刺血退高热,兼治痤疮、扁桃体炎等上焦热毒。
- 金津玉液:舌下静脉放血治言语障碍、呕吐,适用于中风失语或热毒壅盛。
- 太阳穴:疏解偏头痛、目赤肿痛,通过少阳经泄肝胆火。
- 阴陵泉:脾经穴位,放血调理妇科痛经、男科淋症,兼治下肢水肿。
- 少商穴:肺井穴,刺血缓解急性咽喉肿痛,尤其扁桃体化脓初期。
提示:放血疗法需严格消毒,体质虚弱、凝血障碍者禁用。疗效与操作手法、辨证准确性密切相关,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