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十味”是广西中医药文化的代表性品种,由10种道地药材和31种区域特色药材组成,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一、核心道地药材(10种)
-
肉桂(含桂枝)
广西种植面积占全国60%以上,以皮厚、含油率高著称,兼具药用与调香功能,归肾、脾、心、肝经,主治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罗汉果
广西是主产区,以果实大、皮薄脆、果瓤饱满为特点,性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滑肠通便功效。
-
八角茴香
广西产量占全国85%以上,角瓣粗短、气味芳香,归肝、肾、脾、胃经,主要用于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
广西莪术(含桂郁金)
野生资源以广西最多,根状茎入药,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是中医常用药材。
-
龙眼肉(桂圆)
养心安神、补血养颜,归心、脾经,适用于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
山豆根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归心、胃经,常用于热毒壅盛之症。
-
鸡血藤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归肝、肾经,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
两面针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归肝、胆经,常用于风湿痹痛。
-
广地龙
清热定惊、通络化痰,归心、肝经,主治高热惊厥、肢体麻木。
-
其他
包括桂枝、龙眼肉、山豆根等,分别具有补阳、滋阴、清热等功效。
二、区域特色药材(31种)
广西还拥有31种区域特色药材,如:
-
穿心莲 :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
-
肿节风(草珊瑚) :祛风除湿,主治痹症;
-
青蒿 :凉血除蒸,常用于温毒发斑;
-
五指毛桃 :补气健脾,适合体虚乏力;
-
砂仁 :化湿开胃,归脾、胃经等。
三、文化价值与意义
-
地理标志 :体现广西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药文化,肉桂种植面积占全国60%以上;
-
品牌建设 :通过AI技术等现代手段推广,如肉桂玩具、罗汉果形象等,提升文化认知度;
-
资源优势 :广西中药材品种超7500种,“桂十味”是核心代表性品种。
“桂十味”既是广西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