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菜就是湖北菜,且是湖北省政府2018年正式规范的统一名称。这一菜系以“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和四方”为核心特色,凭借淡水鱼鲜、蒸煨技艺及2800年楚文化底蕴,成为全国十大菜系之一。
-
历史渊源与名称演变
楚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古称“荆菜”或“鄂菜”。2018年湖北省政府发布文件,明确将“湖北菜”统一称为“楚菜”,强化其文化标识。考古发现的曾侯乙墓煎盘(距今2400余年)佐证了楚菜煎炒技艺的悠久历史。 -
风味与技法特色
以水产为本,代表作如清蒸武昌鱼、莲藕排骨汤,凸显“鲜香微辣”口味。蒸煨技法独步全国,如沔阳三蒸、瓦罐煨汤,兼具“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 -
地域流派与包容性
六大风味流派覆盖全省,如汉沔菜的精工红烧、鄂西南土家族的酸辣腌菜,融合南北菜系之长,适应多元口味。楚菜既有北方咸鲜,又含粤菜清淡、川菜麻辣,展现“融和四方”特质。 -
现代发展与标准化
湖北省通过楚菜博览会、名菜评选及“楚大厨”培训推动产业升级。2024年成立楚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传统菜式制定工艺标准,助力品牌输出。
楚菜不仅是湖北的饮食名片,更是楚文化的鲜活载体。品其鲜香,读其历史,方知“惟楚有菜”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