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62条是关于太阳病发汗后变证的治疗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一、主证与病机
-
主证
发汗后出现身疼痛、脉沉迟。
-
病机分析
-
表证未解与津液损伤 :发汗不当(如过度出汗)导致表证未解,同时津液严重耗伤,形成表虚里寒的复杂证候。
-
脉象特征 :脉沉迟反映里阳虚衰,阳气不足导致身体失于温养。
-
二、方剂组成与作用
-
新加汤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
方剂特点 :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芍药、生姜、人参三两,增强补脾益气和营、缓急止痛之功。
-
芍药 :缓解肌肉酸痛。
-
生姜 :助阳散寒,和营通络。
-
人参 :补气生津,恢复阳气。
-
三、临床意义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太阳病发汗后,表证未解且伴随津液损伤、里阳虚衰的病人。
-
与麻黄汤的区别 :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脉浮紧、无汗),而本条因津液耗伤,需用桂枝汤类方剂调整。
四、相关加减
-
下利不止 :若兼见下利,需去芍药生姜加白术、干姜、桂枝、人参汤。
-
病位侧重 :身痛侧重脾虚,下利侧重胃肠,需根据具体症状调整。
五、总结
伤寒论第62条通过新加汤的配伍,体现了张仲景对表虚里寒证候的精准把握,强调发汗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避免过度发汗导致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