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凉茶配方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症状和体质,以下整理了常见配方及适用场景:
一、清热解毒类
-
金银花凉茶
-
材料:金银花30克、夏枯草5钱、蒲公英5钱、白菊花5钱、生地3钱、鱼腥草3钱。
-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合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
制作:煎煮至1碗茶汤,滤出后加冰糖或蜂蜜调味。
-
-
薄荷凉茶
-
材料:薄荷叶6克、甘草3克、玫瑰花3克(可选)。 - 功效:清凉提神,缓解头痛目赤、咽喉不适。
-
制作:煮沸后小火煎5分钟,滤出加冰糖。
-
-
荷叶凉茶
-
材料:半张荷叶、滑石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
功效:防暑降温,改善湿热积滞、口干舌燥。
-
制作:共煮20分钟,去渣取汁后加白糖。
-
二、祛湿利水类
-
薏仁茶
-
材料:薏米50克、赤小豆30克、甘草10克。 - 功效:健脾祛湿,缓解水肿、食欲不振。
-
制作:浸泡后煎煮至浓稠,可加冰糖。
-
-
冬瓜茶
-
材料:冬瓜500克、生姜3片、甘草3克。 - 功效:清热利水,适合暑湿引起的尿频尿痛。
-
制作:冬瓜切片煮熟后加姜汁,滤出饮用。
-
-
四时感冒茶
-
材料:藿香3克、连翘3克、牛蒡子3克、荆芥3克、防风3克、桔梗3克、菊花5克、生姜3片。 - 功效:疏风散寒,缓解鼻塞、咽喉肿痛。
-
制作:煎煮至1碗茶汤,稍凉饮用。
-
三、护肝养胃类
-
决明子茶
-
材料:决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菊花5克。
-
功效:清肝明目,改善目赤肿痛、高血压。
-
制作:炒至微鼓后与菊花同煮,滤出饮用。
-
-
麦芽山楂茶
-
材料:焦麦芽50克、焦山楂15克、甘草10克。
-
功效:消食化积,缓解食积胀满、消化不良。
-
制作:浸泡后煎煮至浓稠,可加冰糖。
-
-
枸杞菊花茶
-
材料:枸杞子20克、白菊花15克。
-
功效:平肝潜阳,适合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制作:直接用开水冲泡,可加蜂蜜调味。
-
四、其他特色配方
-
胖大海凉茶
-
材料:胖大海10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
-
功效:润肺止咳,缓解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
制作:胖大海泡发后与甘草同煮,滤出加糖。
-
-
金银花枸杞茶
-
材料:金银花30克、枸杞子15克、菊花5克。
-
功效:清热解毒与滋阴生津结合,适合熬夜上火者。
-
制作:煎煮30分钟,滤出后加冰糖。
-
注意事项
-
体质适配 :虚寒体质(怕冷、腹泻)慎用寒性凉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咨询中医师。
-
食材选择 :确保药材新鲜无霉变,煮茶水需清洁卫生。
-
饮用禁忌 :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大量饮用,建议每日1-2次,饭后半小时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