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蒿
安庆蒿子粑粑的“蒿子”指的是 黄蒿 (Artemisia carvifolia),属于菊科黄蒿属植物,是制作该小吃的主要原料。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植物学特征
-
形态特征
黄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5米,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有纵棱线,质略硬且易折断。叶片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展平后呈三回羽状深裂。
-
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多生于低岗野地或丘陵地带,喜温暖湿润气候。
二、与艾蒿的区别
虽然部分资料将“蒿子”称为艾蒿(Artemisia chrysanthemum),但根据地域特色和制作工艺,安庆蒿子粑粑更倾向使用黄蒿而非艾蒿。黄蒿叶片较窄,颜色更深,汁液更浓郁,适合制作外皮酥脆、内馅香糯的点心。
三、在制作中的处理
-
采摘与清洗
选择鲜嫩的黄蒿,洗净后需多次漂洗以去除苦涩味,可将叶片捣碎后用清水反复冲洗3-4次。
-
与其他原料混合
与糯米粉、粳米粉按比例混合,再加入腊肉丁、蒜末等调料,揉成面团后制成圆饼状,可蒸煮、油炸或炕制。
四、文化背景
蒿子粑粑是安徽江淮地区清明节及农历三月初三的传统小吃,兼具祭祀与节日饮食功能,现流传至合肥、上海等城市。其金黄酥脆的外皮与清香绵长的内馅,成为安徽人记忆中的乡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