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五石散配方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差异,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配方组成
-
主要成分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的五石散配方为:
-
紫石英 (镇心安神、降逆气)
-
白石英 (温肺肾、安心神)
-
赤石脂 (涩肠止泻、收敛生肌)
-
石硫磺 (壮阳杀虫、燥热)
-
钟乳石 (温肺气、壮元阳)
-
-
替代成分版本
部分记载将“礜石”替换为“石硫磺”,形成“五石更生散”,但此说法需进一步考证。
二、历史演变
-
原始来源 :据《史记·张仲景世家》记载,五石散最初由张仲景创制,用于治疗伤寒。
-
配方调整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改良了配方,去除了毒性更强的礜石,但五石散的名称仍沿用。
-
后世变种 :魏晋时期因药性燥热,五石散被用作“神药”,甚至被加工成毒品,导致社会危害。
三、争议与危害
-
毒性问题 :五石散含砷元素,长期服用可能引发皮肤炎症、肝损伤等。
-
社会影响 :魏晋时期,五石散成为上层社会的“精神食粮”,导致药物滥用和社会道德滑坡。
四、总结
孙思邈改良五石散配方本意为降低毒性,但历史演变中其用途偏离了医疗范畴,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物。此案例反映了古代医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