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二年或乾元二年
李白《江上吟》的创作时间存在两种主要说法,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结论:
-
开元二十二年(743年)
多数权威资料认为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43年),李白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时所作。该版本认为李白此时正值壮年,诗中表现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开元盛世的背景相符。
-
乾元二年(759年)
郭沫若提出此说,认为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此时李白已五十九岁,流夜郎遇赦后留滞江夏。此说法强调李白晚年的愤世态度与诗中蔑弃现实的精神契合。
争议焦点 :
-
诗中“世途迫隘”的感慨更符合开元盛世的背景,或反映李白早期对政治理想的执着;
-
晚年李白因政治挫折产生的愤懑情绪,也可能催生此类作品。
补充说明 :
江夏是李白多次游历之地,诗中“木兰之枻沙棠舟”等意象,既呼应了当地文化(如《九歌·湘君》的楚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李白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