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半球正式进入冬季的日期是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开始。 冬至不仅是天文意义上的冬季起点,也是中国传统节气中重要的“冬节”,北方有吃饺子御寒、南方有祭祖团圆的习俗。
-
冬至的科学依据
冬至时太阳黄经达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尽管此时地表尚有积热,但后续气温将持续下降,“三九”前后将迎来最冷时段。2025年冬至具体时间为12月21日23:02:48(农历十一月初二)。 -
文化习俗与地域差异
中国北方流传“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而南方更常见祭祖、吃汤圆的习俗。冬至被视为“亚岁”,部分地区保留着画九、赠鞋等传统活动,体现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适应。 -
现代生活与冬至关联
随着气候变化监测技术进步,冬至后的低温预警和能源调度更精准。建议公众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及时增添衣物,并检查家庭供暖设备安全性。
冬至过后,白昼将逐日增长,但寒冷天气仍会持续。合理安排饮食起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是应对冬季的健康选择。如需查询其他节气日期,可参考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权威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