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清曲的起源可追溯至元代,其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起源阶段
扬州清曲的雏形出现在元代的“小唱”中,当时小唱是江淮地区流行的俗曲形式,为扬州清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形成阶段
明代中叶(约15世纪末至16世纪),扬州清曲在元代小唱的基础上,吸收了江淮地区的俗曲民歌,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的小曲名称,多保留至今。
-
鼎盛阶段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6),扬州清曲达到艺术巅峰。此时期的曲牌、乐器伴奏和曲目内容均达到空前的丰富程度,成为扬州戏曲、曲艺界最活跃的流派之一。
总结
扬州清曲的起始时间为 元代 ,但其成熟与繁荣则出现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这一过程体现了其作为“南北交融”艺术形式的特性,既保留了元代小唱的韵味,又融合了江淮地区的音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