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端的省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且影响范围广泛,主要灾害类型及典型事件如下:
一、寒潮灾害
-
暴风雪灾害
-
2007年3月 :东北地区遭遇特大暴风雪,黑龙江部分地区降雪量超30厘米,伴随8级以上大风,导致交通瘫痪、牧区牲畜冻死、电网设施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
-
2009-2010年冬季 :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气温跌破-30℃,漠河极端低温达-47.5℃,引发供暖系统超负荷、农业设施损毁等问题。
-
-
低温灾害
- 2009-2010年冬季极端低温导致农作物冻害,部分区域需紧急抢修供热设施。
二、洪涝灾害
-
2013年8月洪灾
-
5月中旬以来,黑龙江遭遇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近3成,32条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导致453.6万人受灾,死亡13人,失踪3人,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
-
2022年8月洪涝 :受台风影响,绥芬河东宁段洪水达20年一遇,冲毁房屋23708间,农作物绝产,受灾人口超37万人。
-
-
局部洪涝
- 2013年8月,松花江通河段决堤,导致鸡西市鸡东县房屋损毁、农作物绝收,受灾人口9.5万人。
三、风雹灾害
-
2011年6月风雹
- 6月上旬,黑龙江降水量偏多,49个县(区)发生风雹灾害,绥化市北林区出现13级龙卷风,摧毁900多间房屋。
-
2013年8月风雹
- 5月下旬,松花江沿岸地区遭冰雹袭击,农作物绝收面积61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
四、病虫害与干旱
-
病虫害
- 2013年8月,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育进程。
-
干旱
- 2017年5月,绥化市、哈尔滨市受大风影响,农业大棚损毁,农作物受损面积达2.3万亩。
五、其他灾害
-
泥石流与山洪 :2011年6月,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道路堵塞、房屋损毁。
-
雷电与森林火灾 :2022年8月,强对流天气引发山洪,部分地区发生森林火灾。
总结
黑龙江省自然灾害以寒潮、洪涝、风雹为主,2013年8月洪灾和2022年8月台风引发的灾害尤为严重。建议关注气象预警,加强农业防护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