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黄、子推燕、大烩菜
山西吕梁清明节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地方特色与民俗传统,主要包含以下特色食物:
一、传统面食类
-
摊黄
以黄米面或小米面发酵后制成,加入碱面或小苏打,搭配糖精等甜味料,口感软糯香甜,是清明时节最具地方风味的早点。
-
子推燕(寒燕)
白面捏成六角形面饼,包裹豆泥、柿饼等馅料,象征家庭兴旺、春回大地。吕梁地区普遍流行蒸制,多与酸枣刺枝搭配,兼具祭祀与祈福意义。
-
大宁“志忠馍”
祭祖时用特制大馍,上面捏制蛇、虫、鸟等图案,男性食用;女性多捏鱼形,寓意年年有余;小孩则吃虎形面塑,象征健康成长。
-
子推馍(子福)
白面大馍夹核桃、红枣、豆子等,传说源自介子推典故,象征子孙多福,是晋南地区清明节的传统食品。
二、特色小吃类
-
孝义火烧
外酥里软,独特发酵工艺使其口感香脆,搭配辣椒油或佐料食用,是吕梁人日常喜爱的小吃。
-
锄片饼
形似农夫锄头,饼皮酥脆,内馅丰富(如蔬菜、肉类),是临县等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面食。
-
柳林碗脱
类似粗面面条,搭配肉类和蔬菜,汤头浓郁,是吕梁地区冬季暖胃的经典美食。
三、其他传统食物
-
滚枣蛋 :白面包裹枣、柿饼、花生等馅料烘烤,传说为逝者驱邪,现作为清明节特色小吃。
-
石头饼 :汾阳特色,外皮酥脆,内含丰富馅料,石炉烘烤工艺独特。
四、饮食习俗补充
清明节期间,吕梁人还会制作“大烩菜”,将豆腐、肉类、蔬菜等炖煮,汤底鲜美,是家庭团聚时的重要菜肴。祭祖时必备面食供品,如刀削面、羊杂割等,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
以上食物既体现了山西吕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现了面食在节日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