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特性
-
生育期
248天左右,属于冬性中熟品种,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早成熟1天左右。
-
植株形态
-
幼苗匍匐,叶色深绿色,分蘖力较强;
-
成株株型紧凑,株高约73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且饱满。
-
-
产量与品质
-
2016-2017年冀中北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7千克,但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下降至485.4千克,需注意抗倒性和抗病性管理;
-
粗蛋白(干基)15.2%,湿面筋14%,吸水量62.0毫升/100克,稳定时间5.0分钟,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69EU。
-
二、抗逆性与抗病性
-
抗倒性 :一般,需加强中后期管理;
-
抗病性 :
-
对条锈病免疫(2016-2017年),中抗叶锈病(2016-2017年),中感白粉病(2017-2018年);
-
但2017-2018年对白粉病感性增强,需加强防治。
-
三、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管理
-
适播期10月1-8日,播种量13-15千克/亩,分2晚播种并增施有机肥和氮磷肥;
-
浇封冻水后追肥,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
-
田间管理
-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倒伏;
-
及时收获,防止籽粒灌浆不足。
-
四、品种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 :
-
早熟特性可缩短生育期,减少冬季积雪压力;
-
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好,适合冀中北地区种植;
-
-
局限性 :
- 2017-2018年产量下降与抗白粉病能力减弱有关,需改进栽培管理。
建议种植时关注病虫害监测,尤其是白粉病防控,同时结合区域试验数据调整种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