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585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优势:
一、品种背景
-
选育目标 :继“西农979”后,王辉教授团队选育的升级接班品种,旨在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
品种来源 :采用“西农4211/西农9871”通过系谱法选育,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70014。
二、核心特征
-
基本性状
- 株型 :半匍匐,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弹性较好。 - 生育期 :全生育期216天,与对照品种偃展4110熟期相当,属弱春性品种。 - 穗部特征 :纺锤形穗,白壳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
-
产量表现
- 区域试验 :2013-201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试验中,平均亩产539.8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2.8%;2014-2015年续试亩产514.9千克,增产5.4%。
-
抗逆性与抗病性
- 抗逆性 :弱春性、耐倒春寒,越冬抗寒性较好。 - 抗病性 :中感叶锈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慢条锈病。
三、品质特性
-
籽粒品质 :容重807克/升,蛋白质含量14.91%,湿面筋33.2%,稳定时间5.8分钟,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
-
商品性 :籽粒饱满、外观光亮,商品化程度高。
四、栽培要点
- 播种期 :10月中下旬播种,播期弹性大,可晚播至12月初。- 种植密度 :每亩基本苗18万-24万株,需肥量大,氮磷钾配合施用。-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及叶锈病。
五、优势与意义
- 产量潜力 :综合抗逆性与高产基因,丰产潜力显著,可达亩产550公斤以上。- 区域适应性 :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陕西关中及江苏淮北等地种植,推广价值高。
西农585作为“西农979”的升级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均表现突出,是当前小麦种植领域的重要优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