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胃散
李东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方剂,以下是其代表性方剂的整理及特点分析:
一、补中益气汤
- 组成与功效
- 主要成分:黄芪、炙甘草、人参、陈皮、白术、升麻、柴胡、当归。 -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如久泻脱肛、体倦乏力等。
- 剂量与用法
- 原方剂量:黄芪、炙甘草各五分(约18g),人参、陈皮等各三分(约6g)。 - 服用建议:饭后1-2小时温服,可加生姜、大枣以增强脾胃运化。
二、升阳益胃汤
- 组成与功效
- 主要成分:黄芪、半夏、人参、羌活、甘草、独活、防风、白芍、陈皮、白术、茯苓、泽泻、柴胡、黄连。 - 功效:补气升阳、益胃除湿,主治脾胃虚弱、湿邪中阻证,如口苦不思饮食、大便溏泻等。
- 核心思想
- 结合“六君子汤”与“痛泻要方”,通过升阳药物(如黄芪、柴胡)与补脾药物(如白术、人参)的配伍,达到脾胃兼顾的治疗效果。
三、清胃散
- 组成与功效
- 主要成分: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 功效:清胃泻火,主治实火牙痛证,症见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
- 用药特点
- 以黄连为主药,配伍升麻引药下行,体现“升阳散火”的治疗思路。
四、其他相关方剂
-
当归补血汤 :仅含黄芪(30g)与当归(6g),以黄芪补气、当归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
橘皮枳术丸 :在枳术丸基础上加陈皮,增强理气和胃作用,主治脾胃虚弱、食积不化。
-
通幽汤 :含桃仁、红花、生地黄等,用于瘀血内停、燥屎秘结证。
五、学术意义
李东垣的方剂以脾胃为核心,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其理论对后世脾胃学说及方剂学发展影响深远。例如,补中益气汤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升阳益胃汤被《本草纲目》收录,均体现了其临床价值的持久性。
以上方剂均出自《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经典著作,现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是中医理论实践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