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王士雄撰写的食疗养生经典著作,收录了369种饮食物品,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实、毛羽、鳞介等七类,详细记载了性味、功能、主治及宜忌。以下为部分重点内容整理:
一、鳞介类(海产品)
-
蛎黄
性平,补五脏、调中、活血、充肌,主治丹毒、消渴等症,适合体虚者食用。
-
蚌
甘咸寒,清热滋阴、明目,适用于热证、肝火旺及目赤肿痛,脾胃虚寒者忌用。
-
蛤蜊
甘咸寒,清热解毒、化痰,多食助湿生热,湿热体质慎用。
-
牡蛎
同蚌,入药补虚,常与龙骨、磁石等配伍。
二、蔬食类
-
梅
酸温,生食温胆生津,但多食伤齿、生痰,痰湿病患者忌食。
-
桃
甘酸温,熟透补心活血,多食生热,热证及疮疡患者不宜。
-
李
甘酸凉,熟透清肝生津,脾胃虚弱者易助湿生痰。
-
梨
甘凉润燥,可生食或煮食,脾胃虚寒者忌用。
三、谷食类
-
粳米/籼米/荞麦
基础食材,性平,需结合产地特性选择,常用于煮粥。
-
糯米/黍米
糯米黏性较强,可补中益气,但需控制用量以防滞胃。
四、药膳推荐
-
玉灵膏 :百合、银耳、枸杞炖煮,滋阴润燥,适合阴虚火旺者。
-
美龄粥 :山药、银耳、枸杞搭配,养颜美容,长期食用需注意脾胃负担。
五、饮食原则
-
辨证施食 :根据体质选择食物,如热证用寒性食材,虚证用温补类。
-
烹饪方法 :建议蒸煮炖煮,避免油炸,以保留营养。
六、现代应用建议
部分食材如牡蛎、蛤蜊等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可辅助提高免疫力;腐竹、豆腐等植物蛋白类食材适合素食者。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咨询中医师。
(注:部分食材如蚌、蛤蜊等寒性较强,脾胃敏感者需谨慎食用,建议先少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