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千古名方,其理论以脾胃为核心,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以下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剂及其特点:
一、补中益气汤
-
组成与剂量
-
黄芪(炙):一钱(18克)
-
甘草(炙):五分(9克)
-
人参:三分(6克)
-
升麻:三分(6克)
-
柴胡:三分(6克)
-
陈皮:三分(6克)
-
当归:三分(6克)
-
白术:三分(6克)
-
注 :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白术健脾益气,人参、柴胡、陈皮理气升阳,升麻、当归、炙甘草调和诸药。
-
-
核心功效
- 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证,如中气下陷(如脱肛、子宫脱垂)、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便溏、久泻不止等。
-
学术地位
- 开创了补中益气法,成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对后世脾胃学说影响深远。
二、升阳散火汤
-
组成与剂量
-
柴胡:9克
-
升麻:6克
-
羌活:15克
-
独活:30克
-
葛根:30克
-
生甘草:9克
-
炙甘草:9克
-
白芍:30克
-
党参:15克
-
注 :以柴胡、升麻为君药,配伍羌活、独活、葛根等升阳散火,兼用白芍、炙甘草调和药性。
-
-
核心功效
- 主治阳气郁遏证,如慢性咽炎(咽干、咽痒、灼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四肢烧灼感)等。
-
学术地位
- 开创“甘温除大热”理论,为后世治疗阳气郁结证奠定基础。
三、清胃散
-
组成与剂量
-
生地黄:清热凉血
-
当归:活血化瘀
-
丹皮:凉血消肿
-
黄连:泻火解毒
-
升麻:升阳透疹
-
注 :五药合用,清胃泻火,主治胃火牙痛(牙龈肿痛、出血)。
-
-
学术地位
- 被后世称为“牙痛第一神方”,以药简效专著称。
总结
李东垣的三个千古名方分别针对脾胃气虚、阳气郁遏、胃火实证,体现了其“补土派”理论的核心思想。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升阳散火汤疏肝理气,清胃散清热泻火,三者共同构成其脾胃学说的重要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