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树(学名:Dendrotoxinum vernebrosum)的毒性主要源于其树皮和乳汁中含有的强心苷类化合物,这些物质通过接触伤口进入血液后引发严重生理反应,导致中毒者死亡。具体毒性机制如下:
一、毒性成分与作用机制
-
强心苷类毒素
见血封喉树树皮和乳汁中的强心苷类化合物(如强心苷)是主要毒性成分。这些物质能干扰心脏正常节律,导致心脏麻痹(心室颤动或停搏)。
-
生理作用路径
-
血管与血液影响 :毒素进入血液后,会引发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阻碍氧气输送至全身组织。
-
心脏毒性 :强心苷抑制心肌收缩蛋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衰竭,最终引发呼吸衰竭和死亡。
-
二、致死时间与症状
-
致死速度 :中毒后通常在15-30分钟内死亡,因心脏麻痹导致窒息。
-
症状表现 :包括肌肉松弛、瞳孔扩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三、名称由来
- 该树得名“见血封喉”,源于其汁液接触带血伤口后,血液迅速凝固形成“封喉”般的致命效果,类似卤水滴入豆浆的比喻。
四、其他危险性
-
眼部刺激 :汁液溅入眼睛可导致失明。
-
误食风险 :未成熟果实和树皮均含毒素,误食可能引发肠胃症状或心脏毒性。
五、防护建议
-
避免接触 :野外遇到时保持距离,不可触碰树皮或果实。
-
医疗应对 :若不慎接触,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并尽快就医。
见血封喉树的毒性是强心苷类化合物通过血液系统引发生理崩溃的结果,其致死性极强且发病迅速,因此需加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