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树是桑科见血封喉属的剧毒植物,其形态特征如下:
一、整体形态
-
树高与胸径
通常高达25-40米,胸径达30-40厘米,树干挺拔如雨林巨人,偶见板状根从基部延伸支撑。
-
树皮特征
灰色且略显粗糙,幼时被褐色柔毛,干后形成皱纹状。
二、叶片特征
-
形状与大小
椭圆形至倒卵形,幼叶密被长粗毛,边缘有锯齿;成熟叶片长7-1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
-
叶背特征
幼叶背面深绿色,密被长粗毛,沿中脉更密集,干后变为茶褐色。
三、花果特征
-
花序与苞片
雄花序呈托盘状,被舟状三角形苞片环绕;雌花隐匿于梨形花托中,无花被。
-
果实特征
梨形核果,具宿存苞片,成熟时呈鲜红至紫红色,直径约2厘米。
四、其他特性
-
毒性表现
树液为乳白色,含剧毒,接触人畜伤口会导致血液凝固、心脏麻痹;误食或汁液入眼会引发失明。
-
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至云南南部,国外延伸至大洋洲和非洲,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
-
保护现状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兼具药用与毒性双重价值。
其名称“见血封喉”源于其剧毒特性:接触带血伤口会引发剧烈生理反应,如同毒液凝固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