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古词苏东坡

苏东坡(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关于立春的诗词以豪迈豁达的笔触著称,代表作《减字木兰花·立春》是传诵千古的佳作。以下是该词的详细解析: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释

  • 春牛春杖 :指古代立春时泥塑的耕牛和犁杖,是农耕文明的象征,体现祈求丰收的习俗。

  • 春幡春胜 :春幡是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饰物,春胜则是春日装饰品,二者合称展现节日氛围。

  • “便丐春工” :祈求春神施惠,让春风唤醒大地,染红桃李。

二、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苏轼被贬海南儋州第二年(1099年)的立春,正值其被贬期间。尽管身处偏远海岛,苏轼仍以乐观豁达的情怀描绘春日美景,展现其超脱境遇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特色

  1. 反复用字 :全词连用7个“春”字(如“无限春风”“岁岁年年”),强化春天永恒的主题。

  2. 意象选择 :以“春牛”“春风”“桃红”等意象营造生机盎然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3. 空间对比 :结尾“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将海南荒野与江南春景对比,凸显豁达心境。

四、文学地位

  • 被《宋词三百首》收录,是苏轼被贬后最快乐的立春词,展现其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 开创了以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的范式,对宋代婉约词影响深远。

五、相关习俗补充

  • 打春牛 :古代立春习俗,通过泥塑春牛祈求丰收,与“牵春工”呼应。

  • 戴春幡 :部分文献提到立春时妇女戴春幡驱邪迎春,但更多见于其他诗词(如辛弃疾《汉宫春》)。

通过《减字木兰花·立春》,苏轼不仅描绘了春日美景,更借景寄情,成为宋代婉约词与豪放词交融的典范。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三月是早春还是晚春

三月通常被称为暮春 。 三月的别称和意义 暮春 :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此时雨水较多,繁花凋落,绿叶成荫。 阳春 :虽然“阳春”通常不特指某个月份,但常用来指代踏青的时期,即清明节前后,涵盖了农历二月底和三月初。 三月的节气 清明 :春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4月4日或5日,标志着春季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将结束。 谷雨 :春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4月19日或21日,表示春雨滋润,百谷生长。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属于哪个季节

春季 立春属于春季,具体分析如下: 一、立春的节气属性 作为春季起始标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它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是农业生产中“春种”的起始节点。 与季节划分的关系 节气与季节的区分 :立春是节气而非季节。一个季节包含3个月,而春季包含立春、雨水、惊蛰等6个节气。 - 季节的划分依据 :按气象学划分

健康知识 2025-04-07

过了立春是不是就是春天了

不是 立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确实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但是否意味着春天全面到来需要结合天文和气象两个维度来理解: 一、节气与季节的划分依据 天文划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代起被作为春季的起点,主要基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天文观测。 气象划分 气象学上,春季的开始需连续5天滑动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我国不同地区入春时间差异显著: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算不算春天到了

立春是否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需要从天文、气候和传统三个维度综合理解: 一、节气定义与天文划分 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阳历2月4日至5日,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315°,象征万物复苏的起点。 天文周期的开始 从天文学角度看,立春确实开启了春季的循环,但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冬季,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地区。 二、气候学上的春天界定 气温标准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意味着春天要来了吗

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立春的到来意味着 春天即将到来 ,但并不意味着春天已经完全到来。以下是立春的相关信息: 立春的定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开始”和“新生”。立春的到来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四季轮回的开始。 气候学角度 :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标志着阳光日长、春寒料峭的季节开端,但并不代表春天已经完全到来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了就是春天了吗

不完全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标志着农历春季的开始。立春并不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通常被定义为从立春到清明节(通常出现在4月4日或5日)期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气温逐渐回暖,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发芽生长,春雨也开始出现。所以,春天并不是在立春这一天就到来了,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 春天的到来还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对于南方地区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之后还要冷多久才能到春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即回暖。实际上,立春后的天气仍然可能较为寒冷,这种寒冷天气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被称为“倒春寒”。 立春后的寒冷时间 北方地区 :一般还会冷一个月左右。北方冬季漫长,立春时冷空气势力仍较强,气温回升缓慢。例如东北、华北等地,立春后可能仍会有降雪、冰冻等天气,平均气温较低,要到3月份,随着太阳辐射增强、冷空气减弱,气温才会逐渐稳定回升。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几天后算春天

关于立春后何时算作春天的开始,不同标准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节气划分标准 天文划分(农历节气) 春季从立春开始,至立夏前结束,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这种划分源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据。 气象学划分 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为春季起始标准。这一标准更注重气候特征,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立春解冻”的传统含义存在差异。 二、时间范围差异

健康知识 2025-04-07

春分是春天到了吗

不是 春分不是春天到了,而是春季的中分点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持平。春分并不意味着春天已经完全到来,而是标志着春天的序幕已经开启。具体的春天的到来时间还需要结合当地气象情况和季节规律来判断。 春分通常在每年的公历3月20日或21日,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节气居春季之中,故曰春分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过了是什么季节

立春过后是 雨水 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以下是相关说明: 节气顺序 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立春之后紧接着是雨水节气,二者合称“立春雨水”,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自然现象。 季节划分依据 天文划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确立。 气象划分 :春季通常指冬季过后气温回升至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但这一标准因地区而异。

健康知识 2025-04-07

春天什么花开了是什么季节

桃花、迎春花、樱花等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会呈现多样化花卉景观。以下是春季常见的开花植物分类及代表品种: 一、早春开花植物 迎春花 花期 :2-4月 特点 :金黄色花朵,带有清香,是春季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象征生机与希望。 水仙花 花期 :11月-次年5月(北方早春为主) 特点 :鹅黄色花朵,伞状花序,叶片翠绿,是冬季末春的代表性花卉。 梨花 花期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过后就是春天了吗

立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确实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但是否意味着春天全面到来需要结合天文和气象两个维度来理解: 一、节气与季节的划分依据 天文划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代起被作为春季的起点,主要基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天文观测。 气象划分 气象学上,春季的开始需连续5天滑动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我国不同地区入春时间差异显著: 华南地区以立春节气(约2月4/5日)为春分节气入春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春是正式进入春天吗

立春是否标志着正式进入春天,需要从节气定义和气候特征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节气定义角度 传统农历划分 依据农历,春季包含正月、二月、三月,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传统上被视为春季的开始。但这种划分更多反映农事活动周期,而非气象学意义上的季节转换。 现代气象学标准 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起始的标准,这一标准更注重气候特征。根据此标准,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实际开始时间在3-4月

健康知识 2025-04-07

圆生菜为什么那么贵

圆生菜价格昂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供应减少 :圆生菜从大陆进口,市场供应有所减少,直接导致价格上涨。 种植养护难度 :天气炎热时,圆生菜的种植和养护难度增加,长时间下雨会导致菜地烂掉,从而影响产量和价格。 市场需求 :西餐厅和酒店对圆生菜的需求较高,且通常有指定供货商,这可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运输和储存成本 :圆生菜需要特定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以保持新鲜,这增加了成本

健康知识 2025-04-07

圆生菜的10种家常吃法

以下是圆生菜的10种家常吃法,综合了多种经典做法和实用技巧: 一、经典炒制类 蒜蓉炒圆生菜 蒜切末爆香,加入圆生菜翻炒,调入盐、生抽、醋,口感鲜嫩。 小贴士:生菜易熟,建议分次下锅避免过烫。 耗油圆生菜 生菜焯水后过凉,与蒜末、干红辣椒、花椒、耗油等调料翻炒,香辣开胃。 白灼圆生菜 生菜焯水后过凉,搭配蒜末、生抽、醋、糖、盐,保留脆嫩口感。 二、汤品类 清汤圆生菜 生菜切块煮汤,加入盐、鸡精

健康知识 2025-04-07

生菜为什么不建议吃

性凉、农药残留、刺激肠胃 关于生菜是否适合食用,需结合不同人群和食用方式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不建议生吃的主要原因 农药残留风险 生菜表面可能残留农药,且普通清水冲洗难以彻底清除,长期摄入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刺激肠胃 生菜性凉,易加重肠胃敏感人群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对胃寒、脾胃虚弱者影响较大。 潜在细菌或毒素 若生菜未充分加热处理,可能携带致病细菌或农药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健康知识 2025-04-07

西红柿为何要尽量少吃

脾胃虚寒、胃酸过多等人群需谨慎 西红柿作为常见蔬果,其食用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以下是需尽量少吃的四类人群及原因: 一、脾胃虚寒者 西红柿性寒,易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如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者可改用温热性食物(如生姜、红枣)调理。 二、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 西红柿中的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引发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加重胃部炎症或溃疡风险。建议避免空腹食用

健康知识 2025-04-07

圆生菜和生菜哪个好

圆生菜和普通生菜(叶生菜)在口感、用途和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选择需结合个人偏好和需求。以下是综合对比分析: 一、口感对比 圆生菜 叶片紧凑、含水量高,口感脆嫩多汁,适合生吃或炒熟食用。 西方生菜品种,外观呈球形,颜色鲜绿,叶缘较紧。 普通生菜(叶生菜) 叶片较厚、水分含量略低,口感相对紧实但略逊于圆生菜的脆嫩度。 根部较发达,适合生吃时保持叶片完整形态。 二、营养成分 两者在维生素

健康知识 2025-04-07

生菜的三大危害

生菜作为常见蔬菜,虽然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或处理不当可能带来以下三大危害: 一、农药残留风险 生菜在种植过程中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若未彻底清洗或未通过高温烹饪杀灭残留,农药可能通过摄入累积在人体内,干扰内分泌系统,长期积累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二、寄生虫感染隐患 生菜可能携带肝吸虫、蛔虫等寄生虫卵或幼虫,尤其在施用农家肥的土壤中污染风险更高

健康知识 2025-04-07

圆生菜的十种最佳吃法

以下是圆生菜的十种最佳吃法,结合了多种经典与创新做法,供您参考: 一、经典清炒法 蒜蓉清炒 蒜末爆香后加入圆生菜翻炒,撒盐、生抽调味,保持脆嫩口感。 可搭配蘑菇、胡萝卜丝增加营养。 蚝油生菜 蚝油生菜以蚝豉汤为底,加入生菜翻炒,提鲜增香,适合低脂健康饮食。 二、凉拌与汤品 凉拌圆生菜 生菜焯水后过凉,加入蒜末、醋、糖、花椒油等调料,开胃开胃。 可加入小米辣或辣椒粉提升风味。 白灼圆生菜

健康知识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