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别称“八桂”源于神话传说与地理特征的双重因素,具体可归纳如下:
一、神话传说来源
-
仙女洒桂树说
广西被称为“八桂”最广为流传的传说与仙女相关。相传古代仙女为欣赏广西山水之美,曾在此地洒下八颗桂树,桂树成林,故得名“八桂之地”。这一说法将桂树与广西的自然美景紧密关联,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山川神韵的浪漫化表达。
二、地理特征关联
-
桂林“八树”的典故
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其中提到“桂林八树,贲隅东”,描绘了桂林地区桂树成林的壮丽景象。晋代郭璞、唐代孙绰等文人亦以“八桂森挺以凌霜”等诗句赞颂其独特景观。
-
行政区划演变
广西在秦朝时期属于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桂林作为重要行政中心,其地位逐渐升华为整个广西的代称。明代《大明一统志》正式将“八桂”作为桂林府的郡名固定下来,后世逐渐演变为广西的通用别称。
三、文化内涵扩展
-
“八”的象征意义 :在汉语中,“八”常被用来形容数量众多、广袤无垠,如“八方”“八面”等。“八桂”既指桂树数量之多,也隐含广西地域的辽阔。
-
文化认同载体 :桂树作为广西的代表性植物,其文化意象深入人心,成为广西人精神象征的一部分。
“八桂”是广西独特的文化符号,既承载着神话传说,又与地理特征紧密相连,历经千年演变,成为广西最著名的别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