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传统习俗:
一、核心习俗
-
收清露
古人认为秋露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常在清晨收集露水煎煮饮用或用于农作物灌溉。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露水可“令人延年不饥”,但实际更多是作为民俗仪式存在。
-
祭禹王
太湖畔渔民在白露时节祭禹王(水路之神),通常持续一周,包括祭拜、酬神和送神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水上平安。祭禹王同时会祭土地神、花神等,期间会演《打渔杀家》等戏曲。
-
吃龙眼
福州等地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认为其可补气血、安神润肤,白露前龙眼甜度高、核小,是最佳食用期。
二、地域特色习俗
-
饮食习俗
-
白露米酒 :浙江、福建等地用糯米、高粱酿制,略带甜味,兼具待客和养生功效。
-
十样白/三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采集白露时节的芦笋、莲子等十种食材,与乌骨白毛鸡同煮,滋补身体。
-
吃鳗鱼 :苏州等地以白露时节的鳗鱼为佳,搭配白萝卜炖煮,可增强体质。
-
-
农事活动
南方农民会在白露观察露水判断作物生长,北方则进行农田管理,确保丰收。部分地区还会用露水灌溉农作物。
-
养生习俗
白露后气温转凉,民间注重保暖,避免生冷食物,同时饮用白露茶(甘醇清香)调节身体。
三、其他习俗
-
推燕车 :苏州传统游戏,儿童推着装饰燕子的车子跑步,象征驱寒健身。
-
喝白露茶 :南京等地有在白露前后饮用新茶的习俗,此时茶树生长最佳,口感甘醇。
这些习俗融合了自然崇拜、生活智慧与养生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节气与生活和谐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