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十一条原文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其核心内容为:“太阳病,发热,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麻黄汤主之。” 该条文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经典方剂,适用于以下情况:
适用症状:
-
发热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
-
脉浮 :脉象浮大,提示表证;
-
头项强痛 :头部及颈部疼痛明显;
-
恶寒 :对寒冷敏感,喜温饮。
方剂组成:
-
麻黄 (6克):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桂枝 (10克):温通经脉,助麻黄发汗;
-
杏仁 (12克):降利肺气,平喘止咳;
-
甘草 (5克):调和药性,缓解喘咳;
-
生姜 (6克):辛温发散,增强表证;
-
大枣 (3枚):补中益气,调和营卫。
加减变化:
-
若兼见恶心呕吐,可加半夏(12克)以降逆止呕;
-
若表证较轻,麻黄用量可减至4克。
注意事项:
-
本方需根据体质调整剂量,避免过服导致汗出过多;
-
若发热持续不退或转为其他证型,需及时调整治法。
历史评价:
- 陆渊雷先生称此方为“治感冒应用最广”,对后世方剂学影响深远。
该条文体现了《伤寒论》通过简洁方剂应对复杂病症的辨证精髓,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