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的积温带划分经历了多次调整,目前主要采用2019年最新标准,共划分为 5个积温带 ,具体划分如下:
一、积温带划分标准
-
第一积温带
-
活动积温 :≥2700℃
-
主要区域 :哈尔滨市(平房区、道里区等)、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等)、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
-
-
第二积温带
-
活动积温 :2500-2700℃
-
主要区域 :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齐齐哈尔市北部、大庆南部、伊春市北部。
-
-
第三积温带
-
活动积温 :2300-2500℃
-
主要区域 :伊春市(红星区、五营区)、绥化市、大庆市西部、牡丹江市西部。
-
-
第四积温带
-
活动积温 :2100-2300℃
-
主要区域 :七台河市、鹤岗市、双鸭山市。
-
-
第五积温带
-
活动积温 :1900-2100℃
-
主要区域 :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黑河市、嫩江市。
-
二、积温变化的影响
-
气候变暖影响 :近年来气温上升导致积温带北移,部分区域出现越区种植现象(如854农场原属第三积温带,现划入第五积温带)。
-
农业调整 :积温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例如第五积温带适合种植春小麦、马铃薯等耐寒品种。
三、最新调整说明
-
2019年调整 :气象部门基于1990年数据重新划分,但2022年后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部分地区需动态调整种植结构。
-
2025年品种推荐 :针对第五积温带,推荐种植耐寒玉米品种,适应≥10℃积温2050℃的区域。
四、查询工具建议
可通过黑龙江省农业厅官网或权威气象平台,输入具体县市名称,获取精准的积温带分布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