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025年),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要素,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
摄入多样性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涵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
粗细搭配
以全谷物、杂豆类为主,精细米面占40%以下,粗粮占比50%以上,增强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摄入。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
能量平衡
通过合理膳食与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避免超重与肥胖。
-
运动建议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如快走、游泳等,主动身体活动建议每天6000步。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
蔬果摄入
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200-350克水果,优先选择鲜食而非果汁。
-
奶类与大豆
每天300-500克奶类(液态或固态),25-35克大豆及坚果,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
优质蛋白来源
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如鱼类、虾类),每天1个鸡蛋,动物性食物总量控制在120-200克。
-
减少加工肉摄入
优先选择瘦肉、禽类,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
调味品使用
成人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使用香料、柠檬汁等替代高盐调味料。
-
油脂与糖分控制
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30克,减少油炸食品;添加糖不超过5克/天,避免含糖饮料。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
三餐规律
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占比25%-30%,午餐和晚餐各占30%-40%。
-
饮水建议
成年男性每日1700ml,女性1500ml,优先选择白水或茶水,减少含糖饮料摄入。
七、营养均衡,食物安全
-
营养素覆盖
通过多样化食物确保40多种必需营养素摄入,避免单一食物过量。
-
食品安全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霉变、污染食品,烹饪时注意高温杀菌。
八、特殊人群膳食指导
针对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素食者等九类人群,提供个性化营养建议。
九、膳食模式选择
推荐采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或餐盘模型,直观展示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比例。
十、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倡导按需购买食物,减少过期和变质食品,推广分餐制和剩余食物再利用。
以上内容综合了膳食指南的核心原则与实践方法,旨在通过科学饮食与运动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