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清明节祭扫要求,综合各地官方发布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文明祭扫理念
-
转变陈规陋习
倡导厚养薄葬理念,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传统,以文明祭祀方式寄托哀思。
-
绿色低碳方式
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绿色形式,减少焚烧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二、安全文明规范
-
禁火规定
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如道路、广场、墓地)焚烧纸钱、冥币、香烛等,野外祭扫需确保火种完全熄灭,防止火灾。
-
交通与秩序
-
自驾祭扫需服从交通管理,避免占用消防车道;
-
保持祭扫场所秩序,不奔跑、嬉戏,不携带宠物进入。
-
-
祭扫设施管理
遵守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规定,不擅自在保护范围内开展与祭扫无关的活动,不攀爬、破坏雕塑及设施。
三、服务保障措施
-
预约祭扫
全国多地实行预约制度,需通过官方平台提前预约时段和人数(如北京同一身份每天仅预约1次)。
-
错峰出行
鼓励错峰祭扫,避开高峰时段,减少交通拥堵。
-
代祭服务
部分地区提供代祭服务,可通过网络平台寄托哀思。
四、特殊群体倡导
-
党员干部示范作用 :党员干部需带头遵守祭扫规范,积极宣传文明理念,引导家人及亲友参与绿色祭扫。
-
军人及优抚对象 :主动参与网络祭扫或生态安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违规行为处理
对违反祭扫规定者,将依法依规处理,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形成社会监督机制。
以上要求综合自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官方文件,旨在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节祭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