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固定碳含量与发热量的对照表,综合了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而成:
一、固定碳含量与发热量的基本关系
-
固定碳是煤质重要指标
固定碳指煤中不挥发的有机物质,其含量越高,煤的发热量越高,煤质通常也越好。
-
发热量计算公式
热值(千卡/千克)= 固定碳含量(%)×3370 + 挥发分含量(%)×1480 + 不挥发分含量(%)×1450 + 水分含量(%)×580
(该公式为经验公式,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煤种调整)。
二、典型煤种固定碳含量与发热量对照
固定碳含量(%) | 发热量范围(千卡/千克) | 备注 |
---|---|---|
20-30 | 4000-5000 | 低煤种 |
30-40 | 5000-6000 | 中等煤种 |
40-50 | 6000-7000 | 中高煤种 |
50-60 | 7000-8000 | 高煤种 |
60-70 | 8000-9000 | 优质煤种 |
70以上 | 9000以上 | 炼焦煤/焦炭(如固定碳80时发热量约6500大卡/千克) |
三、特殊说明
-
焦炭的发热量
焦炭作为炼焦产品,其发热量主要取决于固定碳含量,但具体数值需参考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例如,固定碳80的焦炭发热量约为6500大卡/千克。
-
计算误差与改进方法
-
上述公式为经验估算,实际发热量可能因煤种成分差异(如灰分、硫分等)产生偏差。
-
工业分析可通过精确测量各成分含量,建立数学模型以提高计算精度。
-
-
单位说明
发热量数据通常基于 干基高位发热量 (即扣除水分后的热量),但部分资料可能标注为 空干基低位发热量 (需进一步校正水分影响)。
四、应用建议
-
若需精准计算,建议咨询专业煤炭检测机构获取具体煤样的发热量数据。
-
固定碳含量是煤质评估和能源利用的重要参数,可结合发热量综合判断煤的经济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