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露初团”是 寒露 节气中的典型物候特征描述,出自唐代诗人戴察的《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该诗句通过“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描绘了深秋月夜寒露凝结的景象,成为寒露节气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补充说明:
-
节气定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7-9日交节。
-
气候特征
寒露后气温持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北方地区进入深秋或初冬,南方秋意更浓。此时雨季结束,北方多晴空万里,南方少雨干燥。
-
农事与习俗
寒露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养生习俗,提醒人们注意早晚温差。鸿雁南飞、芦荻飞舞等自然现象也常伴随该节气出现。
“月白露初团”精准概括了寒露时节的自然景观与农事特点,是中华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现象结合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