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种子处理 :
-
浸种前晒种 :选择成熟度高、纯度高且干净的种子,浸种前进行晒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生命力。
-
药剂浸种 :使用80%乳油7000~8000倍液浸种,防治水稻烂秧病、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
-
包衣种子 :采用日浸夜露的方式用清水浸种2-3天,每间隔10-12小时换水一次,预防苗期病害。
- 秧田管理 :
-
选择地点 :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
精细整地 :上浮下疏,软硬适度,为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
薄膜育秧 :采用薄膜育秧技术,为水稻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抑制病害的发生。
-
水肥管理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原则是低氮、高磷钾。在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秧田湿润,利于扎根出苗;1叶展开后适当灌浅水;2-3叶期保持浅水育秧。
- 药剂防治 :
-
喷雾 :在作物发病初期,稀释1500~2500倍液(苗期稀释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
灌根 :浓度适当降低(不低于2000倍),并根据植株大小控制用量。
-
涂抹 :在刮除病瘤后,伤口用80%乳油200倍液涂抹。
-
土壤消毒 :选用30%噁霉灵或25%咪鲜胺或70%敌磺钠对苗床土进行均匀喷雾消毒。
- 加强田间管理 :
-
保温防冻 :在低温阴雨天气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秧田保温防冻,提高秧苗的抗逆性。
-
及时换水 :一旦发现烂秧,立即换用清水,接着排干,通气。
-
撒施草木灰 :在发病初期撒施草木灰,每亩15公斤~25公斤,以改善土壤环境。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烂秧病的发生,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