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包含众多经典名方,以下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整理及解析:
一、太阳病相关
-
桂枝汤
-
组成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鼻鸣干呕)。
-
方歌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
-
桂枝加芍药汤
-
组成 :桂枝汤基础上加芍药。
-
功效 :通阳益脾,活络止痛,主治太阳病误治导致的腹满时痛。
-
-
桂枝加大黄汤
-
组成 :桂枝汤加大黄。
-
功效 :通阳泻热,化瘀导滞,主治阳明腑实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
-
-
白虎汤
-
组成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
功效 :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热盛证(高热汗出、口渴舌干)。
-
二、少阳病相关
-
小柴胡汤
-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
功效 :和解少阳,疏肝和胃,主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
-
半夏泻心汤
-
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
功效 :调和寒热,辛开苦降,主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证。
-
三、阴病相关
-
四逆汤
-
组成 :附子、干姜、甘草。
-
功效 :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阳虚欲脱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
-
通脉四逆汤
-
组成 :附子、干姜、炙甘草。
-
功效 :温通心阳,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脉微欲绝、面赤足厥)。
-
-
当归四逆汤
-
组成 :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
四、其他经典方剂
-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
-
乌梅丸 :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腹痛时作、手足厥冷)。
-
白虎加人参汤 :清热生津,补气益胃,主治气分热盛证(高热汗出、气短乏力)。
总结
《伤寒论》方剂以辩证论治为核心,通过配伍精妙实现寒热平衡。学习时需结合病机分析,如太阳表虚与阳明实热的对立,少阳枢机失调与阴寒内盛的差异。临床应用中,半夏泻心汤的调和寒热思想至今仍具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