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次遭遇的暴雪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冷暖空气激烈交汇
- 西南气旋与强冷空气的碰撞:3月正值冬末春初,西南气旋从南方携带大量暖湿水汽北上,一股源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南下,两者在山东上空相遇,形成了“高压脊与低压槽”的对峙格局。
- 气温骤降:暖湿气流被冷空气强制抬升至零下10℃的高空,形成“爆发性上升运动”,导致水汽在短时间内集中凝结。
地形因素的助力
- 山东中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这些地形像天然屏障一样,当暖湿气流遇到它们时被迫抬升,加速了水汽的冷却凝结,使得降雪量进一步增加。
- 特定地形如济南: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暖湿气流在此被地形抬升后迅速冷却,也易形成区域性暴雪。
大气环流的阶段性变化
- 大气环流阶段性变化:在特定阶段,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使得冷空气频繁南下,暖湿气流也能顺利北上,两者在山东地区频繁交汇,为降雪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前期气候条件特殊
- 异常干旱:2025年前两个月,山东平均降水量仅8.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4.7%,长期的干旱导致空气中水分条件敏感,西南气旋带来的水汽在冷空气激发下迅速释放,形成短时高强度降雪。
- 气温起伏:暴雪前山东经历了异常回暖天气,多地气温偏高,部分地区达10℃以上,冷空气南下后,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8℃,形成“俯冲式降温”。
厄尔尼诺的潜在影响
- 太平洋异常暖流:打乱东亚季风节奏,使得冷暖气流的活动和交汇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稳定,导致冷暖气流容易在山东“卡位”,增加了暴雪形成和加强的可能性。。
山东这次暴雪是冷暖空气交锋、地形因素和大气环流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