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特色和网友调侃
南昌被称为“芝加昌”是网友根据城市特色和建设成就自发形成的调侃称呼,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建设的类比联想
-
摩天大楼林立
南昌拥有200+座摩天大楼,全国排名30,GDP居第13位,城市天际线与芝加哥相似,因此被网友戏称为“中国芝加哥”。
-
灯光秀的标志性景观
南昌创造了世界纪录的“一江两岸灯光秀”,将现代都市灯光艺术与历史建筑完美融合,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二、文化活动的象征意义
-
跨年夜的集体记忆
2024年跨年夜,南昌中山路因人潮涌动成为热门打卡地,市民排队数小时等待交通工具的场景被网友记录并广泛传播,进一步强化了“活跃”“充满活力”的城市印象。
-
城市精神的延伸
南昌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发源地),与芝加哥(美国自由女神像所在地)一样,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网友借此表达对城市发展的自豪感。
三、网络文化的传播效应
-
标签化称呼的普及
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网友用#这里是江西芝加昌#等标签进行打卡和讨论,形成群体共识并扩散至更广泛范围。
-
国际对比的趣味性
部分公开资料提到芝加哥曾计划建设类似南昌的摩天大楼群,但未成功实现,这种“未竟之事”的对比也间接推动了“芝加昌”标签的趣味性。
总结
“芝加昌”并非官方称谓,而是网友基于南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独特的景观文化以及与芝加哥的某些相似性,通过调侃和符号化表达形成的城市代名词。这一称呼既体现了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也反映了网络时代城市文化的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