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囊性包块是怎么回事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附件囊性包块是指在女性附件(卵巢和输卵管)区域出现的含有液体的包块。附件囊性包块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疾病相关。 从生理方面来看,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卵巢会形成卵泡,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理性囊肿,这种囊肿通常会随着月经周期自行消失。而从病理角度,一些疾病如卵巢囊肿(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输卵管积水等都可能表现为附件囊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导致在附件区形成囊肿,这种囊肿内部含有陈旧性血液,称为巧克力囊肿。另外,炎症刺激也可能使附件局部组织液渗出积聚形成囊性包块。 附件囊性包块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月经紊乱等症状。如果发现附件囊性包块,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包块的性质、大小、是否有恶变倾向等。对于较小且考虑为生理性的囊肿,可以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对于较大或者怀疑为病理性的囊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小产能否吃海鲜

小产后能适量吃海鲜。海鲜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可助身体恢复、补充营养,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但海鲜可能致过敏,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引发不适,所以要适量。小产后除适量吃海鲜补充营养外,可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预防贫血,要少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子宫息肉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息肉成因包括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高血压、肥胖、子宫内膜增生等,也可能由遗传、年龄增长、长期用雌激素类药物引起。内分泌失调致激素失衡刺激内膜生长,炎症刺激使局部组织增生,高血压影响子宫血液循环,肥胖影响激素平衡,内膜增生可形成息肉样改变。治疗有手术、观察、刮宫、宫腔镜摘除、中药调理等,患者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孕检唐氏筛查内容有哪些

唐氏筛查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标志物,结合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甲胎蛋白在唐氏胎儿孕妇中水平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游离雌三醇水平低。得出风险值后,高风险需进一步产前诊断。唐氏筛查是孕期重要项目,能初步判断风险,便于采取措施保障胎儿健康和家庭幸福。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孕期能否吃韭菜

孕期通常能吃韭菜,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尼克酸、胡萝卜素等,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有益。但要适量,因膳食纤维多,过量食用易消化不良致胃肠道不适。孕期饮食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保证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避免生肉、生鱼和未洗净的蔬果以防病菌感染。

科普文章 2025-02-07

多发内膜息肉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多发内膜息肉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局部炎症、长期雌激素刺激、高血压、肥胖等引起,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治疗方法有手术、观察、中药调理、改善生活方式、物理治疗等。内分泌失调可改善生活方式、中药调理;炎症刺激可用抗生素、注意卫生;雌激素刺激可调整饮食、运动;高血压要控血压;肥胖需减肥。怀疑有息肉应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孕期冬天能否吃凉水果

孕期冬天能适量吃凉水果。凉水果含多种营养,如维C可增强孕妇免疫力、促进胎儿发育,维B参与代谢,钾维持心脏功能与血压稳定。但要适量,过量食用可能使孕妇胃肠道不适,因其孕期胃肠道敏感。除凉水果外,常温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也不错,要避免生冷、未洗净食物以防不适。

科普文章 2025-02-07

促卵泡生成素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促卵泡生成素由脑垂体分泌,对生殖功能调节重要。女性中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且月经周期中有周期性变化,男性中有助于精子生成。其正常分泌对生殖功能至关重要,在女性卵泡期、排卵期有不同作用,在男性作用于睾丸生精小管。水平异常由多种原因造成,出现相关健康问题需专业评估干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7

人流过后需要注意什么

人流后在多方面需注意。身体调养上,要休息约2周,避免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生活习惯方面,注意保暖,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饮食上,增加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食物,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卫生方面,保持外阴清洁,观察阴道出血量与时间。各方面注意事项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7

怀孕早期可以吃猕猴桃吗

怀孕早期能吃猕猴桃。其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C可增强孕妇免疫力、利于胎儿多器官组织发育,维K有助于孕妇凝血功能,纤维素可防便秘。但食用要适量,过量会致肠胃不适。怀孕早期饮食应多样化,除猕猴桃,苹果、香蕉等水果也可补充营养,还要避免食用含寄生虫或细菌的生肉、生鱼等食物。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子宫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支原体感染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个人卫生差、性生活不洁、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子宫内膜炎等,也可能源于器械操作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方法有注意卫生、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物理治疗、使用抗生素等。出现症状应就医,性伴侣需检查治疗,要重视并做好日常预防,定期妇科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孕晚期情绪激动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孕晚期情绪激动影响胎儿多方面。胎儿发育上,可致孕妇激素波动影响胎盘血供,使胎儿营养氧气摄取不足、生长受限,还可能干扰神经递质调节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早产风险方面,情绪激动使孕妇应激引发子宫收缩,可能导致早产及后续健康问题。胎儿出生后健康状况方面,可能影响胎儿情绪状态,出生后易有情绪问题及成长困难,孕妇应保持情绪稳定。

科普文章 2025-02-07

激素不正常B超未发现多囊卵巢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激素不正常但B超未发现多囊卵巢的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轻度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异常、下丘脑功能紊乱等,也可能是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遗传因素等。治疗方法有调整作息、休息、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心理调节等。激素不正常影响多方面,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体检。

科普文章 2025-02-07

多囊卵巢囊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多囊卵巢囊肿病因包括生活方式不健康、激素失衡、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调节异常、胰岛素抵抗、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也可能与遗传、环境污染物暴露、精神压力大有关。治疗有调整生活方式、调节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中医中药、手术等。不同病因治疗药物不同且需遵医嘱,患者要保持好心态、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2-07

孕期能否食用人参

孕期不建议食用人参。人参含多种活性成分,孕期孕妇生理状态特殊,食用人参可能使子宫收缩,有流产或早产风险,且其滋补性强,可能致激素水平失衡,不利孕妇和胎儿健康。孕期饮食应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山楂等可能影响胎儿健康或引起子宫收缩的食物要谨慎食用。

科普文章 2025-02-07

激素不正常B超没有多囊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激素不正常但B超无多囊,原因包括饮食不均衡、作息不规律、轻度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疾病等,也可能是肾上腺疾病、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方面要调整结构,作息要规律,内分泌失调可运动和心理调节,甲状腺异常需遵医嘱用药,垂体疾病按病因治疗。激素不正常情况复杂,要健康生活、定期体检。

科普文章 2025-02-07

胎儿先长的是哪个部位

胎儿最先发育的是神经管,怀孕约第3周开始形成,将发育成脑和脊髓等神经系统部分,因神经系统在胎儿发育和功能调控起主导作用所以优先发育。随后心脏在第3周后期到第4周开始发育并跳动,其早期发育为其他器官提供血液供应。神经管和心脏在胎儿早期发育极为关键,为后续器官和系统发育奠定基础。

科普文章 2025-02-07

吃了打胎药之后能否吃东西

吃打胎药后能吃东西。打胎药刺激胃肠道,吃东西可补充能量,如面包、米饭补充碳水化合物,鸡蛋、牛奶补充蛋白质,但要适量,过量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不适且呕吐可能影响药效。打胎后饮食应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食物以保持均衡饮食,利于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7

胎监是什么意思

胎监是评估子宫内胎儿状况的检查方法,通过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儿心率、胎动,同时可记录孕妇宫缩情况(若有)。正常胎儿心率110 - 160次/分钟,心率异常变化、心率变异减少以及胎动过少或过频都可能提示胎儿异常。胎监在孕晚期尤为重要,能让医生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根据情况决定进一步观察、检查或采取紧急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7

胎儿先长的部位是哪个

胎儿最先发育的部位为神经管与心脏。神经管在怀孕第3周左右开始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雏形,含大脑和脊髓等,其正常发育对胎儿神经系统及整体健康极为关键,发育问题可致神经管缺陷疾病。心脏约在怀孕第3周开始形成原始心管结构并逐渐发育完整,早期发育为胎儿提供必要血液循环以满足生长需求,二者早期发育奠定胎儿生长发育基础。

科普文章 2025-02-07

川崎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川崎病病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环境、过敏、微量元素缺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自身抗体异常等。治疗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双嘧达莫及对症治疗。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不同,如遗传有家族倾向,感染源尚不明确。患者日常要休息好、保持良好习惯和卫生、饮食均衡,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