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咳嗽不流鼻涕发烧39度

桂晓䶮
桂晓䶮 副主任医师 重症监护室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不咳嗽、不流鼻涕,发烧39度很有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上呼吸道疾病。

区别于普通感冒的患者,流行性感冒的患者,上呼吸道的卡他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多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及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表现。

体温达到39度时,应该尽快给予布洛芬等药物退热,同时还应给予奥司他韦或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疾病期间,患者应该适当的增加饮水量,利于身体的康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胎位不正和睡姿有关吗

胎位不正,一般和睡姿没有关系。 胎位不正,常见于骨盆异常,多见于男型骨盆和类人猿型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分比较狭窄,后半部分比较宽,这两种类型的骨盆多伴有中骨盆狭窄,使胎头内旋转异常,容易俯屈不良,所以容

语音解答 2020-06-17
胎位不正和睡姿有关吗

喝完奶茶心慌气短想吐

喝完奶茶后心慌、气短、想吐,是因为奶茶中含有一些兴奋性的物质,可以导致人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人体处于兴奋状态,可以出现心慌气短及想吐的症状,也可以导致血压的增高。

语音解答 2020-06-17
喝完奶茶心慌气短想吐

一侧乳房有刺痛的感觉

女性一侧乳房有刺痛的感觉,需要排除是否有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脓肿或者是乳腺肿瘤等疾病。患者需要完善乳腺的彩超或者是钼靶的检查,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语音解答 2020-06-17
一侧乳房有刺痛的感觉

感觉没劲乏力怎么回事

身体感觉没劲乏力,首先应该考虑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人习惯于长期熬夜,或者是由于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语音解答 2020-06-17
感觉没劲乏力怎么回事

乳房按压有疼痛感

乳房按压有疼痛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如果女性患者乳腺具有增生,也会出现乳房有疼痛感。

语音解答 2020-06-17
乳房按压有疼痛感

乳腺增生能揉开吗

乳腺增生是不能够揉开的。而正确的按摩方式可能可以促进乳腺增生症状的缓解,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去治愈乳腺增生。

语音解答 2020-06-17
乳腺增生能揉开吗

左侧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

能够引起左侧下腹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肠道的疾病。比如腹部受凉或者不洁饮食导致的急性肠炎。患者由于肠道痉挛而出现左下腹部疼痛。还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也有可能导致左侧下

语音解答 2020-06-17
左侧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

拔牙后牙洞多久能愈合

拔牙后,牙洞愈合过程是这样的。牙拔除后,创口内充盈的血液约十五分钟可形成血凝块,将伤口封闭,可以保护伤口,促进创口的愈合。

语音解答 2020-06-17
拔牙后牙洞多久能愈合

耳朵后面一抽一抽的痛

耳朵后面一抽一抽的疼,有可能是炎症引起,也有可能是神经痛或者是一些精神因素引起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语音解答 2020-06-17
耳朵后面一抽一抽的痛

乳腺癌筛查需要做什么检查

目前在临床当中,对于乳腺癌的筛查主要是进行乳腺钼靶的检查,或者是乳腺彩超的检查。另外,可能还需要抽血化验乳腺的肿瘤标注等检验,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语音解答 2020-06-17
乳腺癌筛查需要做什么检查

发烧吃什么药退烧快

出现发烧的症状时,临床上多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药进行退热。通常口服后迅速吸收,并且半小时内体温开始逐渐下降。

语音解答 2020-06-17
发烧吃什么药退烧快

手臂麻木疼痛是什么原因

手臂麻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脑出血,脑梗死病灶累及丘脑,可以出现手臂麻木疼痛感,而且容易成为永久的后遗症,难以消除。另外,上肢血管闭塞、血运不佳,也可以导致手臂麻木疼痛,通过上肢血管彩超可以明确诊断

语音解答 2020-06-17
手臂麻木疼痛是什么原因

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导致的瓣膜损害。引起心脏瓣膜炎症性病变、粘液性变性、退行性改变,使心脏的瓣膜关闭不全、狭窄,影响正常心脏收缩舒张的功能。

语音解答 2020-06-17
风湿性心瓣膜病

癌细胞会传染别人吗

癌细胞本身并不具备传染性,所以患有癌症的患者是不会传染给其它人的。 恶性肿瘤是机体的某些细胞,在一些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基因发生突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细胞增殖会不受到控制。所以形成恶性肿瘤,白细

语音解答 2020-06-17
癌细胞会传染别人吗

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出现手指发麻的情况,可以见于多种原因引起,这种情况可以是由于颈椎病、尺神经麻痹或正中神经麻痹引起的。

语音解答 2020-06-17
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单发性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是在行彩超检查时发现的,胆囊壁上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病变,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一般小于1cm的胆囊息肉是不容易改变的,暂不用于治疗,定期行胆囊彩超检查即可。

语音解答 2020-06-17
单发性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