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流感需采取“抗病毒+对症治疗”双管齐下的策略,关键措施包括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辅以物理降温与营养支持。儿童及高危人群需警惕重症风险,避免酒精擦浴等错误方法。
-
早期抗病毒治疗是核心
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5岁以上适用)可显著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延迟用药可能导致疗效下降,需严格遵医嘱完成5天疗程。 -
科学应对高热症状
体温超过38.5℃时选用对乙酰氨基酚(蚕豆病患儿禁用)或布洛芬,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退热药无效时可配合温水擦浴、退热贴(贴于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但寒战期需保暖而非降温。 -
避免常见误区
酒精擦浴易导致中毒,冰敷可能引发寒战反升体温。儿童发热优先观察精神状态而非单纯体温数值,若出现嗜睡、抽搐等需立即就医。 -
支持疗法加速康复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预防脱水,选择粥、果蔬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通风,患者单独使用餐具并佩戴口罩,降低家庭传播风险。
流感痊愈通常需5-7天,若高热超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需警惕并发症。夏季高温期间,空调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可减少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