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室内工作者若不采取防护措施确实可能生病,主要风险包括中暑、空调病、脱水及慢性病加重。通风不良、空调温度过低、饮水不足是常见诱因,但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预防。
- 中暑风险:即使 indoors,若通风差或未配备降温设备,室内温度可能超过35℃,引发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尤其仓库、厨房等密闭空间更需警惕。
- 空调病威胁:长期处于低温空调房(低于26℃)易导致鼻塞、头痛,因空气干燥和温差过大。建议每2-3小时开窗通风,避免直吹。
- 水分与电解质失衡:高温环境加速隐性出汗,若不及时补充含盐饮品,可能引发热痉挛或疲劳。办公室工作者需规律饮水,避免咖啡因过量。
- 慢性病影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高温下更易出现不适。室内工作者应定期监测健康指标,避免久坐不动。
总结:合理调节空调温度(26-28℃)、定时通风、补充电解质饮品、安排间歇休息,能大幅降低健康风险。特殊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