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合肥,社保基数 10000 并非按照固定档次划分,而是依据工资收入对应上下限来确定。一般来说,社保缴费基数以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参照,设定 60% 为下限,300% 为上限。若该平均工资确定,将其分别乘以 60% 和 300%,就能得出当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范围。具体分析如下:
- 确定平均工资参照:合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时,采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例如 2022 年该平均工资为 6698.08 元 / 月,以此核定 2023 年全省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 20094 元 / 月(6698.08×300%),下限为 4019 元 / 月(6698.08×60%) 。每年统计部门会公布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数据,为当年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 工资对应上下限情况: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费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就按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假设合肥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 10000 元,若当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低于 10000 元,上限高于 10000 元,那么该职工 2024 年社保缴费基数就是 10000 元 。像 2023 年,若职工工资为 10000 元,由于 4019 元(下限)<10000 元<20094 元(上限),就按 10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
合肥社保基数 10000 元不是传统意义上按档次划分,而是根据当地平均工资确定的上下限范围来判断其合理性。在查询和确认自己社保缴费基数时,要关注当地每年公布的平均工资及对应的上下限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