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保卡可以异地就医,且全国通用,但需提前完成异地就医备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激活电子医保卡后,跨省结算时直接刷码支付,无需携带实体卡。备案后长期有效,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况可“先就医后备案”。
-
全国统一标准,跨区域互认
电子医保卡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支持全国所有接入医保电子凭证的定点机构使用。备案成功后,可在就医地多次直接结算,无需重复申请。 -
备案流程线上化,3分钟完成
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选择“异地就医备案”,填写参保地、就医地及备案类型(如长期居住或转诊),提交后最快次日生效。部分省市(如北京)需额外开通个人账户支付权限。 -
使用场景与限制
- 支持业务:住院/门诊费用结算、药店购药(需确认机构已接入异地联网系统)。
- 例外情况:急诊抢救视同已备案,出院前补备案仍可报销;自费项目或未接入机构需线下报销。
- 亲情代办:通过国家医保APP绑定家人电子医保卡,最多5人,代付医药费。
-
实体卡与电子卡并行
原有社保卡仍可使用,但电子医保卡更便捷。激活后,手机丢失可通过冻结功能保护账户安全,补办流程比实体卡更简单。
提示:建议提前备案并确认就医地机构接入情况,避免临时操作延误结算。政策持续优化中,部分功能(如移动挂号)将逐步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