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血病的中药需根据证型辨证选用,主要包括破瘀消积、清热解毒、扶正补虚等类方药,如靛玉红片、复方黄黛片等成药,以及龟甲化瘀饮、消痞粉等经验方,临床需结合分型灵活配伍。
-
破瘀消积类
瘀血型白血病常见肝脾肿大、紫癜,国医大师颜德馨创制的内服方龟甲化瘀饮(含龟板、莪术、丹参等)和外敷消痞粉(含水红花子、桃仁、麝香等)可缩小脾脏、改善血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或桃仁承气汤。 -
清热解毒类
温热型或痰热型患者多伴高热、出血,常用犀角地黄汤、羚羊饮子清营凉血,或板蓝根、黄药子、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复方黄黛片(含硫化砷、靛玉红等)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率达95%。 -
扶正补虚类
阴虚型可用鳖甲饮(含鳖甲、银柴胡)养阴清热,阳虚型以参仙八味饮(含仙茅、补骨脂)温阳益火;气血两虚者选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化疗后体虚者常用抗白延年汤(含太子参、丹参)延长缓解期。 -
辅助调理类
黄芪、灵芝可增强免疫力,当归、枸杞改善贫血,青黛提取物靛玉红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部分验方如生生汤(含青黛、牛黄)治疗急性白血病总有效率75%。
提示:中药需严格遵医嘱辨证使用,急性白血病应优先结合现代医学治疗,中药可辅助缓解症状或减轻化疗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