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倒茬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土壤传播病毒病,主要影响小麦的叶片和茎秆,导致植株矮化、分蘖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以下是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核心措施。目前推荐使用郑麦9023、扬辐麦2号、宁麦7号、宁麦9号等抗病品种,盐都区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中这些品种表现较好。
-
轮作倒茬
与非寄主作物(如油菜、马铃薯)轮作3-5年,可有效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田块应推迟播种期,避开传毒介体(禾谷多黏菌)最适侵染期。
-
合理密植与田间管理
适当控制播种密度,避免田间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发病初期追施氮肥(分次施用,总量4-15公斤/亩),促进病苗恢复生长。
-
土壤管理
-
整治田间沟系,降低湿度,减少病原菌滋生环境。
-
发病田块播种后及时冬灌,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养分输送能力。
-
二、化学防治措施
-
药剂喷洒
-
使用2.8%复硝酚钠或1.6%胺鲜酯兑水50公斤喷雾,可加速苗情转化,减缓病情发展。
-
发病后期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铵)配合尿素促生长,降低损失。
-
-
种子处理
- 播种前用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或2%戊唑醇拌种,预防苗期感染。
三、其他综合措施
-
监测与预警 :建立病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发病动态,调整防治策略。
-
减轻环境压力 :避免连作,合理密植,增强植株抗逆性。
四、严重危害与建议
该病重者可减产50%以上,河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每年发病面积达2000万亩,对粮食安全影响显著。建议优先采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倒茬,结合农业管理措施,必要时配合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