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保去医院仍需部分交费,但费用构成因医保类型、医院等级及治疗项目而异。 关键费用包括起付线以下金额、医保目录外自费项目、乙类药品/诊疗的自付比例,以及超封顶线的部分。以下分点解析具体场景:
-
起付线门槛
住院费用需先达到起付标准(如三级医院500-1600元不等),此部分需自付。例如北京职工医保首次住院起付线为三级医院1300元,之后按比例报销。 -
目录外全额自费
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耗材(如进口药、美容项目)需患者全额承担。例如肿瘤筛查、减肥药等明确不纳入报销。 -
目录内部分自付
- 乙类项目:如某些高价药需先自付10%-30%,剩余部分再按比例报销。
- 分段自付:超过起付线后,职工医保通常报销70%-90%,居民医保报销50%-70%,剩余为自付。
-
封顶线限制
年度报销有上限(如职工医保约10-98万元),超限部分需自费。但大病保险可二次报销。 -
门诊与个人账户
门诊费用若个人账户余额不足,需现金支付(如北京职工医保卡没钱时需自付),但符合目录的可事后手工报销。
提示:实际费用需结合当地医保政策,建议就诊前咨询医院医保办,优先选择目录内项目以减少自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