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大病理化验报告是诊断和治疗的核心依据,关键指标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大小、淋巴结状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如ER/PR/HER2/Ki-67),这些数据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
肿瘤类型与恶性程度
分为非浸润性癌(如导管内癌)、早期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如导管癌)。非浸润性癌预后最佳,浸润性癌最常见,需结合分级判断恶性程度。 -
组织学分级与分化水平
分Ⅰ-Ⅲ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Ⅰ级细胞分化接近正常,Ⅲ级侵袭性强,但预后还需结合分期综合评估。 -
肿瘤大小与分期关联
报告标注肿瘤三维尺寸,≤2cm属T1期,2-5cm为T2期,≥5cm或侵犯胸壁/皮肤属T3/T4期,体积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
淋巴结转移状态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如1/10)提示扩散风险,N0未转移预后较好,N1以上需强化治疗。 -
免疫组化指导精准治疗
ER/PR阳性适合内分泌治疗,HER2强阳性需靶向药物,Ki-67>30%提示癌细胞增殖活跃,需结合化疗。
理解报告需专业医生解读,但掌握核心指标有助于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早期干预可显著提升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