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异常升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尤其是肝脏损伤、胆道梗阻及新生儿核黄疸(胆红素脑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胆红素相关的主要疾病及其危害:
-
肝脏疾病
胆红素升高最常见于肝脏损伤,如病毒性肝炎(乙肝等)、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时,会导致黄疸、腹水,甚至肝衰竭,伴随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昏迷。 -
胆道系统疾病
直接胆红素升高多因胆囊炎、胆结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阻引发黄疸,可能需药物或手术干预。长期梗阻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
新生儿核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若未及时治疗,游离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损伤基底神经节和脑干,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核黄疸),后遗症包括智力障碍、耳聋或运动功能障碍。 -
溶血性疾病
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疾病相关,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剩,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早期发现胆红素异常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可避免病情恶化,尤其新生儿需密切监测黄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