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范围扩大,技术升级,处罚严
2025年医保飞检相比往年有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检查范围扩大
-
主体范围扩展
2025年飞检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检查范围,重点核查药品追溯码执行、处方来源合规性及价格违规行为。
-
领域覆盖升级
在医疗机构方面,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形成9大重点检查领域(含心血管内科、骨科等6大领域)。检查内容扩展至医保内控管理、财务管理、药耗集中带量采购执行等9项。
二、技术手段升级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采用“异常住院”“男女用药差异”“糖化血红蛋白滥用”等大数据模型,精准筛查违规行为。2024年已追回超38亿元基金,2025年进一步升级算法覆盖诊疗全链条。
-
药品追溯码全流程监控
实现药品耗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全场景覆盖,实时标记异常数据(如虚增采购、设备捆绑销售)。
-
第三方机构深度介入
云南、黑龙江等地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通过“智能审核+现场稽核”双模式,单次检查周期缩短至10天。
三、监管机制优化
-
“双随机、一公开”方式
检查对象随机抽取、人员随机选派,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增强透明度。
-
常态化与交叉互检
飞检纳入医保局日常工作,实行常态化检查。2025年采用“省份交叉互检”模式,覆盖全国31个省份,抽查比例较往年提高50%。
-
“四不两直”工作方式
去除提前通知、陪同检查等环节,直接深入现场检查,对自查自纠不力的机构从重处理。
四、处罚力度升级
-
责任追溯机制
从机构到个人追责,不仅处罚机构,还追责相关责任人(如医生、药师)。
-
“回头看”机制
对查问题整改不力的机构,实施“回头看”,形成持续震慑。
五、其他变化
-
检查时效缩短 :2025年检查周期从往年延长至12个月,但实际进展更快,部分省份从7月启动检查。
-
社会监督强化 :鼓励新闻媒体曝光、社会举报,形成多元监督体系。
以上变化体现了医保监管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精准监管”的转变,通过技术升级和机制创新,提升医保基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