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飞行检查是指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定点医药机构等实施的不预先告知的现场监督检查,其核心特点和运作机制如下:
一、基本定义
飞行检查是医疗保障部门为规范基金使用、打击欺诈骗保行为而采取的专项检查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
不预先告知 :检查前不向被检查单位发送任何通知,直接开展现场检查;
-
覆盖范围广 :覆盖全国所有定点医药机构,采用“国家组织、各省交叉、属地配合”的模式,2024年计划实现全国全覆盖;
-
技术支撑强 :结合大数据筛查、智能监控等技术,精准定位高风险机构。
二、启动情形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飞行检查在以下情形启动:
-
风险预警 :基于医保基金支出规模随机抽取或智能监控发现重大风险;
-
问题线索 :新闻媒体曝光、群众举报或社会影响重大问题;
-
政策执行 :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核查。
三、检查方式与特点
-
检查主体 :由国家医保局、省级医保部门组织,分级分类实施;
-
检查内容 :包括诊疗项目、诊疗金额、医务人员资质、临床治疗指南执行情况、财务报告等;
-
技术保障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比对、异常行为识别等;
-
结果应用 :发现违规行为后,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
四、权威依据与效果
-
法律依据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
实施成效 :截至2024年,累计检查384家机构,查处违规行为43.5亿元,有效遏制了欺诈骗保行为。
五、其他说明
飞行检查与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形成互补,通过“以上查下、交叉互查”机制提升检查客观性。被检查单位需配合提供相关材料,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官方文件及权威解读,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