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确实存在生育津贴政策,且政策内容相对完善。以下是主要政策要点:
一、生育津贴的发放范围
-
覆盖对象
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需满足以下条件:
-
用人单位已为其缴纳生育保险满12个月;
-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如二胎政策)。
-
-
报销范围
覆盖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相关费用。
二、生育津贴的计发标准
-
计算方式
生育津贴=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
基数以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而非个人缴费基数。
-
地区差异
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但普遍有所提高。例如:
-
2017年杭州标准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70%-100%;
-
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女性延长津贴期限。
-
三、其他关键规定
-
缴费与待遇关系
-
用人单位需按月垫付生育津贴,由社保机构拨付;
-
若单位缴费基数低于职工实际工资,差额由单位补足。
-
-
申领时效
通常需在分娩后60-180天内申请,逾期可能影响待遇领取。
四、注意事项
-
户籍限制 :2017年政策已扩大至非城镇户籍从业妇女,但需满足参保缴费等条件。
-
政策调整 :部分地区对二胎家庭有额外支持,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确认。
2017年生育津贴政策已建立且覆盖范围较广,但具体待遇水平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若需了解详细规定,建议咨询当地社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