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治疗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健康状况,介入栓塞和开颅手术各有优势:介入栓塞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高龄或基础病多的患者;开颅手术则更适合复杂动脉瘤或合并血肿的情况。
-
介入栓塞(微创治疗)
通过血管内操作,将弹簧圈或支架置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进入瘤体。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周期短,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脑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动脉瘤。但存在复发可能,需定期复查。 -
开颅手术(夹闭术)
直接打开颅骨,用钛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彻底隔绝破裂风险。适用于宽颈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情况。优势是根治性强,复发率低,但创伤较大,恢复期长,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
如何选择?
- 病情因素:后循环动脉瘤优先考虑介入,前循环简单动脉瘤可评估手术可行性。
- 患者条件:高龄、心肺功能差者更适合介入;年轻、耐受好的患者可权衡开颅。
- 复发风险:介入后需长期随访,开颅夹闭后稳定性更高。
两种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需由神经外科团队综合评估后制定方案。术后严格控血压、避免剧烈运动是关键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