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10个典型征兆包括:突发性寒战、高热(可达40℃以上)、大量出汗、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脾肿大及贫血。 这些症状常呈周期性发作,若近期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需高度警惕。
- 突发性寒战:患者会突然感到全身发冷,皮肤苍白,肌肉颤抖,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是疟疾发作的典型前兆。
- 高热:寒战后体温迅速升至40℃以上,伴随面色潮红、头痛欲裂,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
- 大量出汗:高热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骤降,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但极度虚弱。
- 剧烈头痛:发热期头痛明显,常伴随恶心、呕吐,与颅内压升高或炎症反应有关。
- 全身肌肉酸痛:以腰背和四肢为主,因疟原虫破坏红细胞释放毒素引发炎症。
- 乏力:贫血及代谢紊乱导致持续疲劳,活动后加重。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严重时可因脱水加重病情。
- 脾肿大:反复感染会导致脾脏充血肿大,触诊可发现左上腹包块。
- 贫血: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引发面色苍白、心悸、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
- 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眩晕或呼吸道症状,易误诊为感冒。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热带地区旅居史,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流行病学史。疟疾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避免重症风险,防蚊措施(如蚊帐、驱蚊剂)是预防关键。